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且有意義的話題,每個人根據自身條件和所觀察丶經歷的事情,會有不同的認識和答案。所謂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。但總歸一點就是必須首先符合自身條件。
自身條件,是個綜合性的因素。它包括:個人文化水準、實踐能力、洞察能力、創新能力、承受失敗能力、物質水準(經濟基礎)、特長專業等。
以私募基金為例,私募基金就是滿足有投資股票市場但是又缺乏投資能力的人的需求,想投股市,但是不懂股市,所以有了基金公司這種專門代投股票市場的公司出現。這是一個創業的機會,創業者應該如何把握?很簡單,那就是做出真正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,賺取正的超額收益,讓客戶放心委託公司幫他管理投資,就是這麼簡單的思路。核心就是賺取正收益,就像做工業產品,做出讓功能讓客戶滿意的產品,道理是一樣的。
比如零售業,要找到品類齊全,品質可靠,價格低廉的產品滿足日常需求,這個道理也非常簡單,能否做好就在於是否可以完成以上的幾個條件。
小吃店也是這樣,炒粉的要炒的好吃,肉丸子要做的好吃,炒粉與肉丸子好吃與供應產品的功能優秀,是相同的性質,再加上價格要適中,小吃店生意自然做起來。
有些人把創業理解為成立自己的公司,並做成了大公司,當大老闆,這才叫創業成功。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理解,認識誤區。創業從小處理解就是有一份穩定且收入不錯的工作,在小範圍內具有較高的認知度。從大處講就是成為大型公司的高級管理者、企業主;或是某個社會組織的高級管理者,最高領導者;或某一領域內的權威等。
創業,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。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、如意。在我們國家,傳統產業中,每個產業都有完整的產業鏈,只要符合自身條件,均可以從其中一個點切入,把事情做好,做成事業。切不可不管自身條件亂去創業。所以自身條件很重要。
除了傳統產業,就是新興行業了。目前中國社會層出不窮的新興行業很多,但基本上都還不是大規模的。
所以,在當今中國,不論從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,或是未知還在萌芽狀態的產業,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存在極好的機會的。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抓住一次機會,創業成功。但是,自身條件非常重要,即內因最重要。
我們要先評估好自己適合幹什麼,首先是做到這點。能幹賣早餐就不要去乾洗衣店,只能開車就不要去開飛機,能做技術研發非要去開挖機等等,這就很麻煩了,這樣做不是說不能成功,最起碼你已經走出了千裏彎路了,成功的可能性就變很小了,這千裏彎路讓你成功的概率變成了千分之一。
實事求是的評估好自身條件後,根據這個結果去找對應的事做。比如我最適合幹銷售,且最喜歡賣快銷品,那麼就專注於快銷品領域去鑽研,學習,去銷售。這樣你成功的機率將會有百分之六十以上。我有個朋友,以前做家紡產品設計的,但是他在工作中發現自己做銷售的能力遠遠大於他做設計的能力,於是他從設計跳到了銷售部門,結果是大獲成功,後又轉型做快銷品,銷售啤酒,現在他已用他的業績反收購了啤酒生產廠,這就是對自身條件正確評估的結果,可見實事求是的評估多麼重要。
所以,不要急於求成,符合自身條件的創業才是真機會。
COPYRIGHT 2024 BLOGSPOTHK. ALL RIGHTS RESERVED. PRIVACY POLI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