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https://cms-site.oss-accelerate.aliyuncs.com/youfindconsultancy/sites/2/2023/12/20231219083004778.pn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m_mfit,w_976,h_256/format,webp

突發性失聰:成因、症狀與應對策略全攻略

  • Jenny
  • 2025-06-02 15:35:59

失 聽,聽力測試香港,聽覺測試

一、什麼是突發性失聰?

1. 定義與特徵

突發性失聰(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, SSNHL)是指聽力在72小時內突然下降,通常影響單耳,且聽力損失程度超過30分貝。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,但以30至60歲的成年人最為常見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每年約有每10萬人中5至20人會經歷突發性失聰。突發性失聰的特徵包括聽力迅速惡化、耳鳴、耳悶感,甚至伴隨眩暈。由於病因複雜,及時就醫至關重要。

2. 為什麼會突然聽不見?可能病因解析

突發性失聰的病因多樣,常見原因包括:

  • 病毒感染:如帶狀疱疹病毒或流感病毒,可能導致內耳發炎。
  • 血液循環問題:內耳血管阻塞或出血,影響聽覺神經功能。
  • 自體免疫疾病:免疫系統錯誤攻擊內耳組織。
  • 壓力與疲勞:長期壓力可能誘發聽力問題。

香港耳鼻喉科專家指出,約有50%的病例無法明確病因,因此及時進行聽力測試香港相關檢查是確診的關鍵。

二、突發性失聰的常見症狀

1. 單耳或雙耳聽力喪失

突發性失聰通常影響單耳,患者可能突然發現一側耳朵聽力明顯下降,甚至完全聽不見。少數情況下,雙耳同時受影響,這可能與系統性疾病(如自體免疫疾病)有關。根據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,約70%的突發性失聰患者為單耳發病。

2. 耳鳴的出現與變化

耳鳴是突發性失聰的常見伴隨症狀,患者可能聽到嗡嗡聲、嘶嘶聲或其他噪音。耳鳴的強度可能隨聽力變化而波動,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成為主要不適。香港聽力學家建議,若耳鳴持續超過24小時,應盡快進行聽覺測試

3. 頭暈或眩暈感

約40%的突發性失聰患者會出現眩暈或平衡問題,這可能與內耳前庭系統受損有關。眩暈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,從輕微不適到無法站立均有可能。

4. 其他相關症狀:耳悶、聲音扭曲等

部分患者會感到耳朵有悶塞感,或發現聲音聽起來扭曲、不自然。這些症狀可能影響日常溝通,進一步加重心理負擔。

三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突發性失聰?

1. 自我檢測方法

若懷疑自己可能突發性失聰,可嘗試以下簡單測試:

  • 用手機播放不同頻率的聲音,分別測試雙耳聽力。
  • 觀察是否出現單側聽力明顯下降或耳鳴。
  • 注意是否有眩暈或耳悶感。

然而,自我檢測無法替代專業聽力測試香港機構的評估,僅作為初步參考。

2. 何時應該立即就醫?黃金治療期的重要性

突發性失聰的黃金治療期為發病後72小時內,越早治療效果越好。若出現以下情況,應立即就醫:

  • 單耳聽力突然下降。
  • 伴隨耳鳴、眩暈等症狀。
  • 症狀持續超過24小時。

香港耳鼻喉科醫生強調,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失 聽

四、診斷與治療方法

1. 詳細的聽力檢查流程

確診突發性失聰需進行一系列檢查,包括:

檢查項目 目的
純音聽力測試 評估聽力損失程度
言語辨識測試 檢查語言理解能力
耳鏡檢查 排除外耳或中耳問題

香港的聽覺測試中心通常配備先進設備,能準確診斷聽力問題。

2. 常見的治療方式:類固醇治療、高壓氧治療等

治療突發性失聰的主要方法包括:

  • 類固醇治療:口服或注射類固醇,減輕內耳發炎。
  • 高壓氧治療:增加內耳氧氣供應,促進修復。
  • 血液循環改善藥物:如銀杏葉提取物,幫助恢復血流。

香港醫院管理局的數據顯示,早期接受治療的患者中,約60%可恢復部分或全部聽力。

3. 輔助治療:改善生活習慣、減輕壓力

除了藥物治療,患者應注意:

  • 避免噪音暴露。
  • 保持充足睡眠。
  • 學習壓力管理技巧,如冥想或瑜伽。

五、預防與照護

1. 如何保護聽力,預防突發性失聰?

預防突發性失聰的措施包括:

  • 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噪音環境。
  •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和糖尿病。
  • 定期進行聽力測試香港相關檢查,尤其高風險族群。

2.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

患者應避免:

  • 使用耳機時音量過大。
  • 過度疲勞或壓力累積。
  • 忽略早期聽力變化症狀。

3. 患者的心理調適與支持系統

突發性失 聽可能帶來心理衝擊,患者可尋求:

  • 專業心理輔導。
  • 加入聽力障礙支持團體。
  • 與家人朋友保持溝通,減少孤立感。

香港有多個聽力健康組織提供相關資源,幫助患者適應生活變化。

你可能喜歡的文章

COPYRIGHT 2025 BLOGSPOTHK. ALL RIGHTS RESERVED. PRIVACY POLICY